直接觀看文章
2009/10/09 / kslintw

兩岸經貿愈熱 台灣失業愈多

兩岸經貿愈熱 台灣失業愈多 

投資中國vs.失業率飆升、薪資停滯

 

 〔記者王孟倫/台北報導〕吳內閣計畫在年底前再大幅開放投資中國,但兩岸經貿更緊密結合,對國內失業率與薪資成長有幫助嗎?統計資料顯示,從二○○○年開始,台商大舉西進投資中國,但國內失業率反而一路升高、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,顯示政府大幅鬆綁赴中國投資,卻使得國內就業市場更為惡化。 

   二○○○年民進黨執政後,政府核准投資中國金額就一路飆升;根據統計,我國核准對中國投資金額在一九九九年僅十二.五二億美元,去年達九十八.四三億美元,等於是七.八倍之多;尤其,除二○○五與二○○八年外,其餘每年都較前年呈現正成長。

   台灣大舉投資中國,對國內失業率、薪資成長之負面衝擊,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出。首先,台灣失業率在一九九九年僅二.九二%,屬於低失業率狀態,自二○○一年開始居高不下,除二○○六、二○○七年外,其餘均在四%以上,顯示台商擴大對中國投資後,令失業問題更惡化。 

就業市場惡化 薪資原地踏步 

   再比較國人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成長變化。在一九九九年仍有三%以上的成長率表現,但二○○○年之後就一路低迷不振,二○○四、二○○五年與二○○七年還出現負成長;去年更大幅負成長三.一三%,並創國內有史以來最大衰退幅度。

  「失業率攀升、國人薪資原地踏步,主要禍首就是台灣過度投資中國!」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,台商為追求低生產成本,把生產線移往中國,導致中、低技術勞工的工作機會大量減少,因此,國內結構性失業率必然上升,薪資所得也出現負成長。

     前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蔡吉源認為,全球化固然對國內失業率有負面影響,但過度投資中國造成衝擊更為嚴重;他表示,兩岸經貿緊密結合後,真正獲利的只有企業主及高科技與管理人才。由於大部分廠商採「台灣接單,中國出口」的模式,這種模式雖讓台灣出口有亮麗表現,卻未能反映到勞工的薪資提升。 

   「產業外移讓國內就業市場惡化,受薪階級的薪資相對受到壓縮!」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說,這就是過去幾年,雖然GDP(國內生產毛額)都是正成長,但民眾卻無法感受國內經濟成長之原因。

   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也表示,過去幾年我國勞工薪資出現負成長,原因就出在,我國企業能在中國找到「使用與台灣相同語言,卻又比台灣低廉的勞工」,這就是經濟學上的所謂「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」的效應。 

   陳博志強調,由於台灣工資水準仍比中國高,所以雙方往來越多,「均等化」的效應會趨於顯著;當企業愈不在國內投資,更加形成台灣經濟邊陲化的惡性循環。【自由時報‧2009.10.09】

發表留言